空地协同开启云端生命通道 东航携手瑞金医院打造空中医疗急救平台
民航资源网2025年07月25日消息: 近期,从上海飞往圣彼得堡的航班上,一名旅客突发疾病,急促的呼吸瞬间划破了客舱的宁静。乘务组见状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并通过空中Wi-Fi联络地面援助——屏幕那头,上海瑞金医院的医生根据实时传回的视频画面诊断旅客症状,指导乘务组进行专业急救操作,旅客最终转危为安。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正是东航“空地远程医疗急救平台”的实践缩影。
近年来,东航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共同打造的“空地远程医疗急救平台”,通过空中Wi-Fi连接客舱实时情况、联动地面医疗资源,构建起覆盖飞行全流程的生命守护网络。
全航程空地互联:让生命守护“永不失联”
在以往的航班运行中,如遇旅客突发伤病情,当机上急救资源难以有效处置时,机组只能备降附近机场,确保伤病旅客得到及时救治。然而,东航“空中Wi-Fi”技术领域的突破,改写了以往空中应急医疗的这一被动局面。
作为“空中Wi-Fi”服务的领跑者,东航是国内首家在3000米以下开放使用Wi-Fi的航司,实现了“离地即上网”,使空地互联覆盖飞行全程,为空中医疗急救铺设了“永不失联”的信息高速路。
东航“空地远程医疗急救平台”上线后,乘务员可依托全航程空地互联随时启动平台,连接空中Wi-Fi进入MUC线上急诊室,与瑞金医院紧急医学中心专家实时联动,由医生根据旅客当前情况给予即时诊治和医疗建议,实现“边飞边决策,边飞边处置”,既可让航班正常运行,也守护了旅客生命安全。
目前,东航已实现宽体机空中Wi-Fi全覆盖,拥有全国规模最大、商业和技术模式双领先的互联网宽体机队。所有由东航宽体机执飞的航班,均已具备“空地远程医疗急救平台”启动能力,构建起了“起飞即联网、遇险即响应”的空中急救网络,为全航程生命守护提供了硬核支撑。
三甲医院资源空中直达:让专业诊治“随叫随到”
“机上有旅客突发抽搐,请求地面急救支援!”在飞往伦敦的航班上,一位英国籍旅客突然晕厥倒地。客舱乘务员迅速处置,根据手册对旅客开展基本医疗救助和广播寻医,并报告机长紧急联系东航运控中心,搭建起由东航客舱乘务组、OCC空中医疗急救指导团队和上海瑞金医院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三方组成的空地互联急救平台。
瑞金医院紧急医学中心的三位医生通过实时视频查看了旅客情况,初步评估为癫痫症状,第一时间指导乘务员进行救助。在空地紧密协同下,旅客逐渐恢复意识,落地后经地面救护人员诊断已无大碍。旅客平安下机的身影,便是东航空地医疗急救平台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作为首家在空中接入顶尖三甲医院医疗资源的航空公司,东航打破了“机上急救靠手册”的传统模式,引入了更加权威、可靠的医疗资源,让旅客在万米高空也可以获得实时的医疗诊治和专业的救护建议。
这种“空中诊室+地面专家”的无缝衔接,实现了机上急救处置从“经验型”向“精准型”的跨越,为守护旅客生命健康助力。
机上增配急救包:让健康保障“有备无患”
在瑞金医院的专业医疗建议下,东航结合航班运行需求特点,在国际远程航线上升级急救资源,是国内首家在通用急救包基础上添加增配急救包的航空公司,构建起了与空地医疗急救平台相匹配的硬件支撑体系。
增配急救包中配备了医护手电筒瞳孔笔、血氧仪、血糖仪等常用医疗仪器,和一些急救注射液等处方药品。当机上发生紧急医学事件且机载应急医疗设备无法满足救助需求时,乘务组可将增配急救包提供给机上专业的医务人员使用,或在OCC空中医疗急救指导团队的指导授权下,自行开启使用。增配急救包并不是简单的物资叠加,而是基于多起空中医疗处置经验的精准配置,在机上突发伤病事件时能更大程度发挥效用。
自“空地远程医疗急救平台”建立以来,东航已成功处置13起机上突发旅客伤病事件。该平台的建立是民航服务与医疗急救的跨界融合与深度协同,东航将持续优化完善空地医疗急救,守护旅客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