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民航业回暖向好 暑运火爆助推全年扭亏预期

2025-08-30 08:38 admin

  民航资源网消息: 2025年上半年,国内民航业呈现“规模创新高、效益稳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尽管国航南航、东航三大航仍处于阶段性亏损,但同比减亏幅度显著;叠加暑运旺季国际航线客流创历史新高,行业全年扭亏预期持续增强,正加速迈向稳健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上半年减亏显著 行业运输规模再创新高

  近日,国内多家航空公司陆续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三大航虽未实现盈利,但亏损面已大幅收窄:中国国航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8亿元,中国南方航空净亏损15.33亿元,中国东方航空净亏损14.31亿元,其中东航业绩表现相对较好,同比扭亏增盈额也最大。

  业绩改善的背后,是民航客运市场的强劲复苏。据中国民航局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行业运输指标全面攀升: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83.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4%;旅客运输量3.7亿人次,同比增长6%;货邮运输量478.4万吨,同比增长14.6%,三大核心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运输规模再上新台阶。

  国际航线成为关键增长极。上半年,国际客运航线净增123条,国际旅客运输量同比大幅增长28.5%,不仅填补了部分国内市场增量空间,更成为航空公司拓展营收、加速减亏的重要抓手。面对市场机遇,航空公司积极深化“航空+”创新模式,加快新开及恢复国际航线,通过提质增效多举措推动经营基本面持续向好。

  东航多维创新服务暑运

  当前暑运临近收官,民航客流仍维持高位运行。作为民航业发展的缩影,东航深度参与暑运、服务暑运,通过精心布局全球航网、提升枢纽中转效能,拓展“航空+”融合生态,打造更丰富、便捷、富有吸引力的出行体验。

  东航坚持往远处飞、往国际飞、往新兴市场飞,迅速拓展国际航线,不断优化网络结构,战略布局国际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截至今年7月,东航国际航线网络已覆盖全球超37个国家、86个国际和地区通航点,国际及地区航线达到225条,旅客量实现显著增长。

  数据显示,暑运第一个月(7月),东航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9.42%;载运旅客1372.48万人次,同比增长5.99%,其中国际航线旅客184.33万人次,同比增长16.2%。

  东航搭建了日韩经浦东到欧亚,欧洲经浦东到澳洲、到东南亚的中转大通道,打造了浦东至伦敦、悉尼、莫斯科、巴黎等国际远程干线以及至日韩新马泰等国际快线、准快线,成为中国民航境外通航点最多、国际运输周转量最大的航司。目前东航已成为中国到俄罗斯、匈牙利、新加坡、泰国等地区航班量最大的承运人,也是中国到日韩地区通航点最多的承运人。

  针对暑假期间旅客的中转需求,东航推出多项突破性服务:“隔夜中转”项目实现了中转旅客在始发站一次性办理“联程值机、行李直挂”手续,中转站免提行李,轻松实现国际与国内航班的无缝衔接;首创的“空港通服务”,提供了虹桥和浦东机场跨机场快速中转方案。

  在产品营销层面,东航大力推行“航空+文体商旅展”立体营销体系,持续丰富空铁、空巴、空水、空轨等联运产品,拓展跨界融合合作模式。今年7月,中国东航携手知名潮流文化品牌泡泡玛特打造的“DIMOO中泰建交50周年号”彩绘机成功首航,将潮流文化带上万米高空;东航还积极链接咖啡巨头星巴克中国,整合双方近2亿优质会员资源达成全面合作,倾力打造“航空+咖啡”超级生态圈。

  2025年上半年,东航线上销售收入达61亿元,同比增长30%;新零售业务收入超22.58亿元,同比增长24.77%。

  暑运旺季持续火爆 全年扭亏确定性显著增强

  2025年的暑运旺季,民航市场热度进一步攀升,为行业全年扭亏注入强劲信心。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7月国内航空市场完成旅客运输量6473万人次,同比增长2.7%;国际市场表现尤为亮眼,我国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709万人次,同比增长15.7%,规模创历史新高。

  第三方数据同样印证了暑运的高景气度。据CADAS统计,7月1日至8月26日,全国机场累计执行客运架次180.95万架次,同比增长2.5%,执行率达92.1%;完成旅客吞吐量2.69亿人次,同比增长2.9%,客座率稳定在85.9%的高位。

  国泰海通证券分析报告指出,预计2025年暑运整体客流同比增长超3%,客座率同比提升约1个百分点。考虑暑运航油价格同比下降近13%,估算扣油票价同比仍可持平且客流增长,预计暑运大额盈利仍将可期,2025年民航将扭亏为盈。

  展望下半年,随着民航业供需格局持续优化、成本压力进一步缓解、航司战略布局逐步落地,行业正加速走出盈亏平衡过渡期。市场普遍认为,全年扭亏具备较强确定性,国内民航业有望彻底摆脱此前的经营压力,迎来更稳健、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