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航绘就未来五年高质量
图: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第一次党代会召开
民航资源网2019年1月7日消息:“未来五年,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航空主业将从外延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转变,非航产业将从数量规模型向速度效益型转变,民航事业将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刚刚闭幕的集团第一次党代会上,甘肃民航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清晰地呈现在大家眼前。
未来五年,省民航机场集团将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正常、安全与服务”四个关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航空为主、多元发展、安全第一、效益优先、创新驱动、党建引领”的基本思路,紧紧围绕建设“开放大门户、丝路大空港、经济大快线”功能定位,深入实施“质量立企、改革活企、人才强企、管理兴企”四大战略,大力推进“平安强基、三期扩建、航线开发、产业升级、文化育人、党建铸魂”六大工程,努力打造“安全效益型、智慧服务型、发展创新型、法治廉洁型、党建示范型”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助力我省与全国一同建成小康社会。
图:三期扩建预可研评审会
高质量优化航线网络布局
省民航机场集团将构建以兰州机场为关键核心,河西、陇东各支线机场为两翼支撑,承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向西、向南延伸开放的重要通道机场集群,努力将兰州机场打造成“国家西部重要枢纽机场和全国进疆黄金通道”,将敦煌机场打造成“丝路旅游集散枢纽机场”,将庆阳机场打造成“陇东红色旅游特色机场”。
持续实现民航运输稳步增长。争取到2023年,集团运输起降达到20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达到2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0万吨以上。开通客运航线达到280条,货运航线达到10条,通航城市达到140座。
国内国际航线布局更加完善。增加省内机场至北京、成都、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航班密度;大力发展省内支线航班,充分利用兰州机场的航线布局,形成布局合理、干支有效衔接的航线网络。推动民航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构建旅游航线网络。做精国际航线,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航线,重点推动“南向通道”航线;稳定发展日韩、东南亚等周边地区航线,大力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热点航线;通过差异化国际发展方式,实现“开通一点、连接一片”的国际/地区航线网络布局。
“引青拓疆”,经兰中转更加便捷。实施“引青拓疆”营销战略,大力发展进疆航线,持续做优进疆通道品牌,争取到2023年,集团与新疆境内各通航点基本实现全部通航;完善兰州机场中转服务功能,尽快推出空铁、空巴中转产品,把“经兰飞?无忧行”中转服务做到新高度,充分发挥出兰州机场航空、铁路、公路集疏体系优势,大力提升兰州机场多式联运水平。
高标准打造三期扩建样板工程
“省门”形象全面提升。兰州机场三期扩建是全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甘肃民航未来几年的“一号工程”。甘肃民航将“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理念,深度融入三期扩建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之中,打造功能完善、用户满意、环境优美的西部样板机场。
优化机场布局功能。加快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新建武威机场,扩建嘉峪关机场,开展夏官营等支线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形成布局合理、干支协调、功能完善、定位明确、联动发展的机场集群网络。
科学推进非航产业升级
整合优化,塑造发展新“引擎”。坚定走多元化经营之路,着力做精做强飞机维修、航食等与机场主业紧密相关的航班保障类产业;加强旅游、酒店、汽车运输等产业的联动协同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相互支持的、可持续发展的航空延伸服务产业链条。
努力开创非航经营新领域。坚持把航空物流作为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依托物流经济、口岸经济、临空经济,紧抓集团航空货运和兰州新区保税区仓储设施优势,推进商贸物流业务的开展,将运输、仓储和贸易等环节有机联通起来,促进集团航空货运、跨境电商物流园业务的良性发展,全面提升三大国际空港物流发展水平。
深入践行“真情服务”理念
切实提升创造性、个性化的服务保障能力。着眼服务流程的优化,不断强化资源保障,完善服务设施,健全协调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和航班正常率。针对不同旅客群体的需求特点,提供特色化个性化服务,创造性地满足客户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航空服务的新期待。
大力推进设施自助化、乘机便利化改革。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丰富便民利民举措。积极推广“互联网+”产品应用,大力推进设施自助化、乘机便利化改革,为广大旅客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高品质服务产品,努力建设“智能化、可视化、协同化、互联化”的智慧机场集团。
抓好“经济舱、贵宾礼”服务品牌建设。规范服务标准体系,加强服务岗位人员标准化培训,推行服务质量全闭环管理,打造“经济舱、贵宾礼”服务品牌,吸引更多旅客选择航空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