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新闻]火场尖兵正年轻―飞龙通航B7425机组灭火侧记
图:飞龙通航直升机参与灭火。飞龙通航供图。
随着消防官兵的逐渐撤离,标志着内蒙古毕拉河林业局北大河火场被成功扑灭。在这不到一周的时间,中国飞龙的B-7802、B-7807两架明星机组再一次被国人认知,朋友圈中也不停地显示着米26机组的赞美之词。
看到不停刷屏的米26机组,有4个人默默点赞,微笑,转身就去飞机前继续干着自己的活计。他们似乎忘却在5月2日到6日之间频繁出入火场挥汗如雨的日子,脸上丝毫不见烦躁,有的只有平静与淡然。他们就是在此次灭火战中担任机群指挥任务的中国飞龙B-7425机组。
5月2日12时10分,B-7425机组准时起飞前往满归执行灭火任务,刚刚出发5分钟左右,机长陈甲申的手机叮铃铃的响起。“陈机长,刚刚接到调令,现在内蒙古毕拉河林业局北大河林场发生火灾,你现在立即回来,准备一下去那边支援!”大家接到任务后二话没有,立即返回基地。简单打点下后,机组4人第二天凌晨4点半便动身赶往火场。
“我们机组一直以来都是担任指挥机的角色,对于指挥机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有个朋友还问我说指挥机是不是很轻松,纯是瞎扯淡!”陈甲申双眼圆睁,语气立马严肃起来,“指挥机是火场空域最高高度的飞机,高度不能随意下降。除了保持自身飞行状态与位置时,还得牢记其它飞机任务、高度、作业区域,依据高度协调好其它飞机,将各个飞机错开。我们到火场时,浓烟滚滚,能见度我看比开车遇到雾还差,况且当时灭火的机队很多,机型复杂,每个机组进出火场的时候都得问我。我们当时真是一顿神忙活,头脑还得保持冷静,唉,都没法形容了!”他揉了揉眉心,语调一转:“我是84年的,以前出队的时候我最小,还能仗着自己小耍耍赖啥的,但你看副驾驶郑天航、特设师王英瑞、机械师栾红超都比我小,我要是一着急,他们不更得急,所以我得冷静沉着啊!”他咧开嘴嘿嘿一笑。
图:飞越火场。飞龙通航供图。
图:凌晨出发。飞龙通航供图。
当问他在火场“失联”的那段时间,他双手一握,慢悠悠的说:“4号那天我们准备飞回根河取发电机和风速仪,结果因为下雪飞不了,我们只能在火场周围歇一晚。火场信号特别差,我们和7802机组都在前方,谁给我们打电话都接不着,说失联一点不夸张。那一晚上屋里没电,外面风大又怪冷,我们机组4个是大眼瞪小眼,没办法早早睡觉吧,因为每天早上4点半必须整装待命。不过还好,3号到5号这3天,我们一共飞了11小时30分钟,11个架次,圆满完成任务还是不错的!”
这是一支由80后、90后组成的队伍,在一次次任务的锤炼中,练就了他们区别于同龄人的沉稳和老练。传承飞龙人的果敢坚毅,火场尖兵正年轻,伴着朝阳,B-7425继续向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