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新闻]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建成绿色民航标准体系
民航资源网2017年3月1日消息:据民航局网站消息,近日民航局公布《民航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该规划依据《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民航局关于加快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编制,主要阐明未来五年(2016-2020年)民航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和重要任务,是“十三五”时期推进行业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提出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民航运输绿色化、低碳化水平显著提升,建成绿色民航标准体系,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明显成效,行业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与二氧化碳排放五年平均比“十二五”下降4%以上,行业运输机场单位旅客吞吐量能耗五年平均值较“十二五”末下降15%以上。新建机场垃圾无害化及污水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
规划全文如下:
民航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
本规划依据《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民航局关于加快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编制,主要阐明未来五年(2016-2020年)民航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和重要任务,是“十三五”时期推进行业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一、发展基础
(一)主要成绩
“十二五”以来,民航业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节能减排工作全面推进,初步形成了全行业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氛围,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工作体系基本建立。行政管理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均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节能减排工作专/兼职岗位。科研支持能力逐步提升,决策支撑体系初步建立。构建了行业节能减排项目效果评估体系。建立了航空运输企业生产能耗排放数据统计与报告机制。重点企业建立了节能减排内部考核机制。
减排能力不断增强。设立民航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了1228个节能减排项目,累计投入15.9亿元,带动行业数百亿资金投入,形成年减排能力超过90万吨二氧化碳。持续推进重大专项,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机场APU替代设备安装率超过90%,使用率逐年提高,年减排二氧化碳能力近30万吨;不断提升临时航线使用效率,五年累计节省航空煤油30余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余万吨。
燃效水平稳中有升。2015年单位周转量油耗为0.294公斤,单位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0.926公斤。“十二五”期间,五年平均单位周转量油耗为0.293公斤,比“十一五”下降4.2%,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国际合作深入开展。全面参与国际航空与气候变化多边、双边谈判,在国际航空减排政策和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有效维护了我国民航的发展权益。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了双边合作机制,学习借鉴国际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和经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看,民航节能减排工作起步顺利,但面对国内国外新形势新要求,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基础不牢、能力不强、动力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主要体现:一是对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主动适应意识淡薄,缺乏工作内生动力以及责任压力传导机制,工作系统性不强。二是基础工作仍显薄弱,行业绿色标准体系不健全,能耗排放的计量、统计与监测体系建设亟待加强,行业管理能力难以适应低碳发展需要。三是行业节能减排专业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和产品的对外依存度高,对基础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能力亟待提高。四是行业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