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新闻]厦门机场空防安全的守护者郭茂林
民航资源网2016年4月9日消息:郭茂林,中国共产党党员,1999年7月进入厦门空港安检护卫部,2000年至今一直担任班组长一职。历任夜巡班副班长、道口班班长、道口一班班长、维序班长,道口夜巡班长。
刻苦钻研,屡夺QC硕果
2006年,郭茂林所带领的道口班被中国质量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用户满意工程联合推进办公室等五家单位共同授予“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的荣誉称号;同年7月,他组织的以“提高飞行区围界夜间的防护能力》的QC课题,荣获全国QC发布一等奖;而后参加中质协举办的“中国铝业”杯QC成果发表赛上,他带领的“千里眼”QC小组从165个课题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冠。2008年奥运期间,郭茂林光荣获评民航华东地区奥运安保工作先进个人;在2011年获取“玉柴重工”杯全国QC小组成果发表赛二等奖;在2013年获得福建省QC小组成果发表赛一等奖。不论是在QC成果的评比中,还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郭茂林同志都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时时刻刻做好本职工作。
以身作则,打造机场名片
注重经验积累与学习创新相结合是郭茂林同志的一大特点。郭茂林所带领的维序班,主要承担着厦门机场候机楼秩序及车道管理工作,2011年11月厦门机场候机楼车道进行了全面改造,在维持秩序的过程中,车辆劝离工作常常换来旅客的投诉和抱怨,客流高峰期的士点岗位又常是“一车难求”,大多司机还总是“挑肥拣瘦”,变相拒载、挑客,旅客抱怨连连,看似简单的车辆分配工作其实也常常“碰一鼻子灰”,甚至还涉及自身安全。一次郭茂林在的士点发现司机挑客,郭茂林便让其放空车开离候车区,以便随后车辆上前接载客人,然而司机拉不到“中意”客人毫不罢休,索性下车叫唤旅客,导致候车区旅客一片躁动、混乱,见此情景郭茂林立迅速上前制止,责令司机立即离开,并告知若再继续叫客将通知运管部门处理,司机“载客无果”后不断谩骂,他在将车开离候车区时加快油门、紧急右拐,故意撞在了郭茂林的大腿上,而后开车长啸而去。辱骂、威胁、欲贿赂安检员工是常有的事,作为一名班组长,郭茂林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在金钱的诱惑下从不动心,知难而上,带着队员穿梭在各车道之间与“黄牛”周旋,遇到情况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在客流高峰及车辆紧张的双重考验下,郭茂林在候车秩序的管理中不断摸索,分时段的细化了的士点分车操作流程,而后又提出了高峰期“双排上客”的应对措施,据厦门广播电台报道,厦门机场旅客乘车秩序属全国机场中最好的,且的士上客速度是最快的。郭茂林同志正是以这种“带头人”的身份,为厦门机场在窗口行业树立了一张烫金的名片。
创新进取,建立服务品牌
在保证岗位安全的同时,郭茂林率先提倡“强化优质服务,深化客户体验”的服务理念,坚持把服务意识融入到每一个检查动作中,把服务热情投入到每一个过检人身上。他在道口班任职期间推陈破旧,提出了打造“集团第一岗”的建设目标,从外塑形象,内促作风入手,推出了“阳光通道”精品服务概念,受到了过往友邻单位的好评。加入维序班组后,郭茂林同志更是立足岗位实际,从“塑造岗位形象、强化服务意识”方面着手,用一个月的时间加强对维序员的队列训练,并将现场执勤指挥动作重新规范,制定一套以交通手势为蓝本的指挥手势,规范了现场执勤所用的拦停手势、放行手势,在候机楼车道秩序维护现场,维序员以标准规范的站姿、手势,激情高昂的精神状态,勾画了候机楼车道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充分发挥“爱心的士点”的优势,切实做好进港旅客的交通问询服务,郭茂林将的士点岗位旅客提出的各类疑难问题汇总,制定了“的士点岗位须知”,平日里加强员工服务技巧及服务用语的训练,强化员工在现场执勤工作中的灵活运用,并亲自收集厦门各大酒店、景点、乘车路线,将厦门机场乘车须知事项进行梳理、更新,不断丰富“厦门活地图”服务内涵,并将的士点作为班组服务的亮点,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使得“活地图”更加有效的服务于过往旅客。在郭茂林同志的带领下,班组实现了全年零投诉的服务目标,大大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
夜巡岗位,更是寂寞难耐,而又枯燥乏味,大家在睡觉的时候他们却坚守在岗位上。由郭茂林带领的夜巡道口岗位,负责着整个机场进出机坪道口的安全检查保卫工作,岗位点多面广,整个岗位战线贯穿机场东西,但是他们在岗位上却一如既往的做好各项安全保卫工作。为杜绝夜间岗位犯困问题,既不能违反岗位规定,又要保证岗位质量,他带领大家积极探索,采取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