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国际合作直升机、飞机及发动机
直升机合作
哈飞公司生产国际最先进的轻型直升机EC120。1993年,中国第一次以平等身份参与世界先进直升机的合作研制。2003年11月24日,由中国、法国、新加坡三国合作研制的世界最先进的轻型直升机——EC120在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开辟总装生产线。
武汉直升机工业公司打造千亩直升机制造基地。1998年,武汉与美国恩斯特龙直升机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2000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生产一吨级轻型直升机。2003年9月,武汉直升机工业股份公司投资2亿多元,在洪山区打造千亩直升机制造基地。2005年起,该基地使用美国恩斯特龙公司的技术和品牌,每年将生产50-100架民用直升机。2008年后,该基地将实现直升机零部件的国产化。
首架MD600N型直升机在洪都总装车间完成。2002年8月,应南昌市政府的邀请,荷兰RDM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普、MD直升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汉克来到南昌考察;同年12月,RDM集团决定在南昌投资与其他民营企业合资成立洪都MD直升机有限公司。随后,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洪都MD直升机有限公司签订了转包生产合同。2004年10月21日,合作生产的首架MD600N直升机,在洪都航空股份公司直升机总装车间完成总装。2005年开始零部件中国本地化制造。力争5年达到年产100架的能力。
上海西科斯基飞机公司打造中国轻型直升机生产基地。2003年3月,民营科技型企业上海雏鹰科技有限公司与世界上第一架直升飞机发明人创办公司美国西科斯基公司成立上海首家中外合资直升机制造企业——上海西科斯基飞机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活塞式直升机“申3A”、“申2B”和涡轴式直升机“申4T”,年生产能力为24架。2003年10月18日,合资公司拿到了第一张定单。天津民航学院订购了2架“申3A”型直升机。
杭州民企开造民用直升机。2005年3月3日,江苏航宇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直升机生产项目在徐州经济开发区开工,这是我国第一个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的小型民用直升飞机生产项目。江苏航宇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为杭州振宇实业有限公司和美国全制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资企业,总投资8亿美元,中方出资占51%。据悉,占地3000亩的该项目分三期实施,主要生产小型直升机、固定翼机、支线机等5种机型。
滨州牵手美国恩斯特龙公司填山东直升机空白。2005年8月21日,滨州经济开发区美国工业园直升机制造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该直升机制造项目由专门从事直升机设计、生产和服务的私营公司——美国恩斯特龙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不低于1000万美元,一期工程建设期36个月,建成后将达到年组装直升机约20架的能力。
中意航空企业首度联姻在华合资成立直升机公司。2005年9月19日,中国和意大利航空企业首次“缔结姻缘”的结晶--江西昌河阿古斯特直升机有限公司揭牌成立,从而正式落户于中国瓷都。新公司由世界知名直升机制造商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与中国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生产中国代号为CA109的阿古斯特A109E型直升机,其投产后将成为中国第一种国产轻型双发直升机,并填补中国该吨位直升机的空白。合资公司由中方控股。
中欧合作研制EC-175/Z15直升机首飞成功。2005年12月5日,温家宝总理访法期间,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和欧直签订合作合同。2009年12月17日,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与欧洲直升机公司经过4年联合开发的EC-175/Z15直升机在法国马赛首飞成功。按50%对50%的投资比例为项目投资,分别投入3亿欧元,研制各自承担的工作份额,直升机联合研制成功后归属于各自的直升机系列。
江西昌河与美国西科斯基合作协议正式签约。2006年10月29日,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与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的子公司施韦策飞机公司在珠海隆重举行S300C/S300CBi型直升机转包生产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河北曹妃甸要造俄罗斯“安萨特”直升机。2006年12月22日,河北曹妃甸工业区与俄罗斯喀山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双方计划合作组装生产俄罗斯“安萨特”型系列直升机。曹妃甸工业区、俄罗斯“安萨特”型系列直升机项目由中俄双方合资建设,总投资3.7亿元,占地1000亩。根据市场需求,计划5年内生产、组装、销售“安萨特”型系列直升机50架,8年内达到100架。
中美合资民用直升机制造公司开建。2007年4月,张家口察哈尔通用航空公司、河北省、张家口市两级政府及美国FAA等有关方面,在北京签订了正式的合资合作协议。协议约定:美国席勒直升机公司和张家口察哈尔通用航空公司共同出资6亿元组建席勒(中国)飞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席勒UH-12型系列民用轻型直升飞机,兼营航空学校及飞机维修。生产初期年产飞机200架,最终年产飞机600架。年产值26亿元人民币,年实现利税10亿元。2009年5月16日,席勒(中国)飞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在河北省张家口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庆典仪式。席勒(中国)是由河北省张家口察哈尔通用航空公司和美国席勒飞机公司共同出资8000万美元组建的一家中美合资企业。
海利直升机样机运抵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2008年9月13日,海利直升机制造公司从美国勃兰特利国际公司引进的3架B-2B轻型直升机样机已经运抵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B-2B轻型直升机为青岛海利直升机制造公司主产机型。落户于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内的海利直升机项目占地47亩。一期总投资2335万美元,注册资本1020万美元,由美国勃兰特利国际公司、青岛温泉国际航空投资有限公司、青岛勃兰特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主要生产2-5座轻型直升机。项目正式投产后年产能力达80架。
中俄直升机技术项目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2010年4月29日,投资5亿元的中俄直升机技术(青岛)有限公司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中俄直升机技术(青岛)有限公司由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和中国宜通集团共同投资,总投资5亿元,注册资金2亿元,一期占地181亩,主要从事俄制直升机维修及零备件销售,俄制直升机飞行员及维修人员培训,并将组装生产部分卡莫夫系列和米里系列中小型直升机。
重庆直投收购美国恩斯特龙直升机公司。2013年1月4日,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收购美国恩斯特龙直升机公司100%的股权交割仪式在美国密歇根州首府兰辛举行。至此,重庆直投完成了对恩斯特龙的收购。2013年,重庆直投面向全球市场销售了30架直升机,2014年预计销量为40架。其中,有5架将在重庆直投所属的龙兴工业园直升机通航基地完成组装。重庆直投将力争在2015年使恩斯特龙的累计新增产销直升机达到110架,使其在今后十年内在中国轻型直升机市场占有30%的份额。
空客直升机与中航工业直升机将共同生产1000架直升机。2014年3月26日,空客直升机和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签署了共同生产1000架新一代EC175/AC352旋翼机的协议。该协议加强了空客直升机和中航工业在共同研发的EC175/AC352项目上的工业合作。按照项目研发各自承担50%工作份额的原则,空客直升机和中航工业直升机也将根据各方能力均等承担EC175/ AC352的批量生产工作。两个型号不同的直升机,将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生产。
飞机合作
山东首个飞机制造项目签字。2005年4月20日,滨州大高通用航空城与奥地利钻石飞机制造公司签署了成立滨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合资经营合同。2005年6月18日,中奥合资的“滨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在滨州揭牌成立。由滨州大高通用航空城有限公司和奥地利钻石飞机制造公司合资合作的该项目,主要生产钻石系列DA-40型固定翼小型飞机。根据协议,奥地利钻石飞机制造公司、滨州盟威制造公司、滨州大高通用航空城有限公司三方商定:合资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中方占51%,以现金方式出资;钻石公司占49%,其中20%以技术作价出资,29%以现金出资。3年内形成年产600架飞机的生产能力。
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在滨海新区开工。2005年12月4日,温家宝总理访问法国期间,双方确定在华合资建设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项目。2006年6月8日,中国政府批准项目选址天津滨海新区。同年10月26日,在胡锦涛主席和法国总统希拉克的共同见证下,双方正式签署了框架协议。2007年5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核准了项目。2007年5月15日,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项目在滨海新区空港物流加工区开工,标志着中欧在航空领域重大合作项目的建设全面启动。据了解,空客飞机总装线目前包括空客A319和空客A320,第一期产能至2016年共达到284架。空客天津总装线合作各方已正式确认了总装线二期合作计划,时间段为2016年-2025年。在二期合作计划中,空客天津总装线将增加空客A320neo飞机的总装工作。
美国塞斯纳与沈飞合作生产L162飞机。2007年11月28日,沈飞公司与赛斯纳签约,成为L162飞机全球唯一供应商。该飞机是世界最大的通用飞机制造商赛斯纳于2007年开发的轻型运动飞机。2009年9月实现首架交付;2012年8月21日,中国民航局向沈飞公司颁发了L162飞机生产许可证;2012年8月25日,L162飞机在法库通航产业园机场成功试飞。
中航工业收购美国EPIC公司四款公务机。2010年11月,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通用飞机公司完成了对美国EPIC(埃佩克)飞机公司的收购。这笔交易的最终价格约为430万美元,通飞以此获得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单发涡桨飞机知识产权。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与中航工业签署公务机合作框架协议。2011年4月12日,在巴西总统访华期间,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宣布,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签署公务机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利用其合资公司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的既有基础设施、财务及人力资源,总装和生产莱格赛600和莱格赛650喷气公务机。2013年8月,首架在华组装的莱格赛650大型公务机实现首飞。
中航工业整体收购美国西锐飞机公司。2011年3月2日,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已与美国西锐飞机工业公司股东签订协议,将以公司合并的形式、以现金方式收购美国西锐公司100%的股权。这是中国航空工业首次并购欧美发达国家飞机整机制造企业。2011年6月,中航工业通飞公司以2.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西锐公司。美国西锐飞机公司2013年交付SR系列飞机276架,超额完成全年销售任务,较2012年增长9%,重回活塞类固定翼飞机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
总投资40亿元的飞机制造项目在河北平泉奠基。2011年7月,由河北席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总投资40亿元的通用飞机制造项目在河北省平泉县奠基。项目计划占地2000亩,重点建设3条直升机生产线,2条固定翼飞机生产线。主要生产美国席勒UH-12E(5-7)座直升机、塞斯纳6-12人座固定翼飞机、俄罗斯的米2A、米171直升机、意大利奥古斯塔AW109及AW139直升机等机型。该飞机制造项目分三期实施,建成后可形成年产飞机300架以上的生产能力,年产值达60亿元人民币。河北席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是由席勒(中国)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与美国席勒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河北遨司特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企业,是一家多机种、多用途的飞机制造公司。
赛斯纳和中航工业深化合作引进生产赛斯纳208凯旋号系列飞机。2012年5月3日,德事隆集团旗下的赛斯纳飞机公司、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在河北石家庄签署了合资合作框架协议。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和美国赛斯纳公司共同出资在石家庄设立合资公司,引进生产赛斯纳208凯旋号系列飞机,从事总装、系统集成、设备测试、内饰安装、客户改装、生产试飞、飞机交付、售后服务等工作。2013年12月,首批飞机生产下线。
荆州江汉众力牵手美国赛斯纳飞机公司。2012年5月,江汉众力实业有限公司参与美国赛斯纳飞机公司的项目竞标,经过8个多月的精心准备,江汉众力在全球20多家竞标企业中脱颖而出,于2013年2月初与美方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第一期合同为6年,到期可续签。2014年1月3日,荆州江汉众力与全球最大通用飞机设计制造商、美国赛斯纳飞机公司合作项目的生产准备工作已通过美方专家团全面严格审查,首件生产准备工作目前已正式启动,2月进入正式量产。该项目第一批投产的产品为客舱座椅、司乘座椅、发动机支架等,这些零部件将安装在全球最畅销的赛斯纳172、182、206、TTx等单引擎活塞飞机以及208系列多用途单引擎涡桨飞机上。
皮拉图斯中国总部落户重庆两江新区。2012年12月18日,跨国飞机巨头瑞士皮拉图斯中国总部暨生产基地、维修基地、总装交付中心在重庆两江新区航空产业城奠基揭牌,首批飞机交付国家体育总局。当天,两江航投集团与云南瑞锋、新疆通航及民生租赁签订合作协议,就融资租赁购买飞机达成协议。皮拉图斯将PC-6生产线由瑞士全部迁至重庆,意味着两江新区将成为PC-6全球唯一的生产基地;同时,其面向亚太地区的PC-12生产线也将迁至重庆。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该飞机制造项目投资4亿美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PC-6飞机100架、PC-12飞机50架或PC-6机型50架、PC-12机型100架的年产能力。未来两江新区将成为皮拉图斯系列飞机主要生产、组装和售后服务中心。2013年9月28日,重庆两江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抛出的3架瑞士皮拉图斯PC-6飞机订单。截至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已先后两次采购“重庆造”飞机,总的订单量已达到7架。
河南民营企业跨国收购美国穆尼航空公司。2013年10月,河南美景集团(民营企业)收购美国知名飞机制造企业--美国穆尼航空公司,美景集团向美国穆尼航空公司支付的收购金额约1亿美元,后期将再追加10亿美元的投资,双方于美国当地时间10月11日顺利交割完毕。收购后的美国穆尼航空公司相关产业会优先在郑州落户,初步计划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投资不同定位的航空相关上下游产业。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方面,美景集团已注册成立郑州市啸鹰航空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飞机组装及试飞基地项目,主要经营航空器的销售、展览展示、机场建设等。2014年1月9日,穆尼公司的管理者明确表示:飞机将在美国生产,生产速度为每月1架,计划2014年底的生产速度将达到每月2架。
芜湖市携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与奥地利钻石飞机公司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2013年12月8日,芜湖市携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与奥地利钻石飞机公司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在芜湖县生产轻型飞机及航空发动机。此次签署的一系列飞机及航空发动机整体转让、独空许可等合作项目协议,总投资达15亿元人民币,将在芜湖县航空产业园内生产单发2座、双发4座两款通用飞机及活塞发动机,3年内形成生产能力,让芜湖造飞机翱翔蓝天。
常州20亿元建飞机改装厂。2014年2月,江苏常州高新区罗溪镇投资20亿元兴建的飞机改装厂进入建设冲刺阶段。这是一座可同时容纳2架波音747飞机、6架波音737飞机的机库,这个项目建筑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该机库建成后,将接受私人飞机VIP改造业务,如对私人飞机进行内部装潢,增加浴室,甚至进行航电系统等全方位的装修和改造。专业人士分析,在飞机改装市场上,目前的需求远大于供给,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国内企业建立起成熟的公务机客舱改装能力,相较于欧美企业高额的价格,会更有竞争力。
莱芜雪野航空城:谋定而后动,蓄势正待发。2014年3月,国内首家运动类旋翼机养成培训中心即将落户山东莱芜的雪野旅游区,而投资5.3亿元的中德轻型飞机制造项目也计划2014年上半年在雪野旅游区开工建设。
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与新西兰太平洋航空航天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4年3月18日,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与太平洋航空航天公司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中新航空产业园签约仪式在北汽集团举行。北汽集团旗下北京通用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与新西兰太平洋航空航天有限公司合作,生产适用于通用航空飞行的多功能小型飞机P750,预计今年第四季度首架“北京造”飞机即可投产,计划首批生产15架飞机,预计售价1000万元左右。到2024年,P-750的预计累计销量为495架,预估市场占有率为41%。
中国企业参加竞购兰斯飞机制造商。2014年3月21日,法国兰斯航空工业公司(GECI国际集团的子公司)执行委员会在公告中宣称,已经向中国锐达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提供了转让报价,后者将成为该公司的第四个潜在买家。除锐达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之外,法国企业家克里斯朵夫·菲夫里(普利索罗尔胶合板制造商马恩工厂的收购者)和ASI创新公司(兰斯创业公司,兰斯航空曾是其组成部分)都是兰斯飞机制造商的竞购者。兰斯航空工业公司自1933年创建以来,已生产7000余架飞机。它于2008年成为GECI国际集团的子公司。公司在目前只生产一种型号的飞机,即F406轻型双发涡桨飞机,主要用于地面和海域的监察工作。
大飞机落户郑州航空港,欧贝购100架苏霍伊飞机。2014年3月22日,在郑州市郑东新区绿地千玺广场11层欧贝公司会议室,俄罗斯苏霍伊民用飞机公司、中国天利航空科技实业公司,河南欧贝飞机公司、上海圆斐航空科技公司举行了四方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合作协议,欧贝以购买100架苏霍伊超级飞机为条件,苏霍伊民机公司将同欧贝公司合作组建SSJ-100绿皮飞机交付中心和总装线,交付中心和总装线将落户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天利航空和圆斐航空将作为本项目后续商务洽谈和项目实施的技术顾问。
发动机合作
中航国际成功收购美国大陆航空活塞发动机公司。2011年4月19日,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与美国德立达技术公司,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莫比尔市举行了收购美国大陆航空活塞发动机公司的股权交割仪式,此举标志着中航国际正式完成了全部的收购程序,拥有了大陆航空活塞发动机公司及维修服务公司的100%股权。
中航工业成功收购德国Thielert发动机资产。2013年7月,中航工业旗下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已成功完成对德国蒂勒特(Thielert)航空活塞发动机公司资产收购的交割,以满足我国通用航空市场对活塞发动机的需求。目前,收购的资产已全部注入新成立的由中航国际全资控股的德国天发公司(TMG),原有品牌Centurion将继续作为产品名称使用。德国天发公司将由美国大陆发动机公司一体化运营管理。中航国际通过对美国大陆发动机公司和德国蒂勒特公司资产的收购,已经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全系列航空汽油活塞发动机和全系列航空煤油活塞发动机的供应商,具备了满足通航市场多样化需求的能力。
赛峰与中航工业签署民用涡桨发动机合作协议。2014年3月27日,中航工业与法国赛峰集团双方已就采购120台涡轴16/阿蒂丹3C直升机用发动机首批订单达成共识。两家集团公司决定启动一项新的民用涡桨飞机发动机领域的合作项目。该项目的协议书于3月26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奥朗德的见证下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