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文机场 厦门翔安新机场投入
图:陈集宏
民航资源网2017年4月12日消息:4月11日,第三届民航服务峰会在成都开幕。来自民航局、国际航协、航空公司、机场等100余家民航单位近300位业界人士参会。元翔(厦门)国际航空港股份有限公司候机楼分公司总经理陈集宏先生在现场发表《人文理念探索机场服务》主题演讲。
陈集宏首先对厦门机场的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厦门机场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依靠自有资金完成大规模建设的机场,1993年厦门机场的一年年收入只有5600万,而当时厦门机场的二期扩建就达到了23亿,这23亿完全是靠厦门机场自筹资金贷款建设。接下来厦门机场集团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投入超过400亿去打造翔安新机场。
目前厦门机场有两家基地公司,就是厦门航空、山东航空,110个通行城市,2016年厦门机场通行量达到2273万(全国第11位),陈集宏表示:“翔安新机场投运之前,我们将力争客流量达到2700万,与此同时,厦门机场将成为全球最繁忙的单跑道机场。”
人文机场规划及标准体系构建
陈集宏说:“人文机场就是通过人们在机场的运用,追求一种内在的修养,让旅客内在情感抒发,与机场沟通中得到一种愉悦体验。”厦航以打造最具闽台特色的人文机场为目标,围绕规划设计、科技应用、环境布置等八个方面进行人文机场打造。同时厦门机场将人文机场列入机场发展战略,并制定了近期、中期以及远期目标。
据了解,厦门机场在人文机场的打造方面主要从主题性、普适性以及参与性三个方面入手。所谓的主题性,就是明确机场的人文主题,通过建筑、环境、装饰等与主题相关的元素,不断的诠释表达,做透人文主题,使旅客形成强烈的价值体验。
从建筑外观上来讲,目前厦门机场有两座候机楼,T1、T2已经停用了,T3候机楼采用的是闽南的传统的坡顶的设计元素,达到了传统的建筑元素与现代元素融合。T4候机楼体现出飞檐、燕尾脊等传统建筑要素,用现代语言解读。两座航站楼相互呼应构成了厦门标志性的地理景观。
候机楼的装饰上也下足了功夫,T3候机楼所有的旅客随处可见红砖白墙,以及花池景观等等,具有浓郁闽南风格的建筑元素,为旅客提供了可观赏、可玩、可休憩、可品鉴的休闲场所。T4候机楼定位为海洋文化主题,三角梅、多肉植物等等,洋溢着浓郁的亚热带海洋风情,装修装饰元素让旅客有直观的视觉体验,主题性的文创活动打造向旅客传导了闽南文化的深层内涵。
人文机场探索实践
陈集宏表示:“在厦门人文机场的推进计划当中,我们计划在T4候机楼进一步进行人文品位的体验。通过深度挖掘厦门在中西文化交流荟萃当中的交流元素和价值体现,全方位去展示厦门东情西韵的风姿。”
普适性人文机场的构建。立足全流程,围绕流程便捷性,产品差异化和服务的轻型化来深度开发服务产品。厦门机场推出的多项精品服务,包括小小旅行家服务,专人全程陪同,为小朋友提供收纳物件的卡通挂袋,通过微信向家长发送小朋友登机照片以及起飞落地时间,让家长收获一份安心与欣喜;针对70岁以上的老人机场推出夕阳红服务,开辟专用的爱心通道,免费乘坐电动车,体现了机场对于尊老敬老的爱心文化;针对残障人士,机场提供全流程无障碍的服务设施,凸显了对特殊人群的人格尊重;去年重新打造的母婴室,让更多带婴儿出行旅客感受到厦门机场的人文服务理念。
参与性人文机场的打造,通过旅客在流程活动的互动形成交互式体验。厦门机场引入互联网+的思维,推出了自助值机、自助托机,实现旅客全流程自助。另外率先在国际区域启用了通用版的国际自助值机平台,目前几家航空公司试用情况良好,并且通过入境通关,让境外旅客体验到自助设施便捷性。厦门机场的旅客安检通道,通过小物件的打造,不同主题风格的营造,让旅客感受厦门机场的体验式安检服务。机场推出的中转旅客7*24小时通关,便捷中转服务,高端旅客的VIP管家服务,包括卫生间服务以及手推车服务等等,无不体现对旅客的细节关怀。
陈集宏说:“多年来,厦门空港公司致力于打造为客户创造超越预期的体验价值,但我们深知打造人文机场、改造顾客体验的路还很长,我们将协同两家基地公司以及在厦直飞航空公司共同探索打造厦门人文机场,继续走精致化、精细化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企业的健康和高品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