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民航实现运输航空安全飞行“十周年”

图:董志毅(徐想 摄) 来源:国新网
民航资源网2020年12月22日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12月22日(星期二)发表《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并于当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董志毅、国家邮政局副局长赵民、国家铁路局总工程师严贺祥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出席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上有记者提问:民航安全一直受到各界关注,请问交通运输部门开展了哪些工作来保障民航安全,下一步由哪些重点保障的措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董志毅表示,目前,民航行业安全态势持续平稳向好。特别是今年以来,全行业认真做好安全与疫情防控工作,积极防范疫情期间重大安全风险,保证了行业安全运行平稳可控,为“十三五”圆满收官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三五”期间,在行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民航实现了运输航空安全飞行“十周年”。截至2020年11月底,全行业运输航空连续安全飞行达到“120+3”个月。运输航空责任原因严重征候万时率0.0066,比“十二五”期间(2011-2015)下降15.1%。2020年,我们还有2个主要安全指标均降为“零”,一个是亿客公里死亡人数十年滚动值从2010年的0.0091降低到0;第二个是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十年滚动值从2010年的0.097降低到0,此外,中国民航连续18年保证了空防安全。总的来说,中国民航的整体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事故指标优于世界平均水平。
“十四五”期间,民航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作为安全工作的总遵循,围绕民航安全工作目标,着力推进以下7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构建智慧安全,把智慧安全建设贯穿到行业安全治理的全过程、各领域,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大力提升安全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强化行业安全发展关键环节、领域和产品的保障能力。
三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深入开展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为核心的作风建设,不断完善“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长效机制。
四是加强风险防控,推动安全管理体系落地,强化隐患整治力度,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五是继续完善安全法治体系,健全行业规章标准,深化安全监管模式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理。
六是加大安全文化建设力度,为实现人文内涵式管理营造良好氛围。
七是主动参与国际民航治理,积极推动中国民航安全标准国际化,拓展安全领域国际交流合作。